自1992年有统计记录以来,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最低。
周一(15日),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为6.2%,比第一季度低0.2个百分点。
周二(7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表示,一些企业正在搬迁,以避免美中贸易战的影响,但规模较小,影响可控。
NDRC表示,企业搬迁的影响是可控的,但特朗普(美国总统)认为,数千家公司正在从中国撤出,影响到中国经济。
川普发推文称,中国经济放缓是由于关税对中国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原因。
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严重放缓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低迷和贸易战之间的关系持有不同看法。
有些人认为贸易战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除了贸易战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比如中国经济模式的慢性疾病。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或继续下滑国家统计局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稳定,寻求在稳定方面取得进展,但也存在下行压力。
数据显示,除了国内生产总值放缓之外,零售额也比第一季度下降了0.1%。
汽车销售更加明显,仅6月份就下降了6.7%。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德国之声援引朱利安尼文斯-普里查德(JulianEvans-Pritchard)的话说,在美国关税和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放缓明年将继续恶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和一些私人经济学家修改了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将估值调整到6.2%,低于去年6.6%的30年低点。
国家统计局表示,增长仍在预测范围内。
但观察家们经常开玩笑说,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学中最简单的工作,因为这个数字几乎总是与官方目标相符。
《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师的话说,从最乐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已经趋于平稳。从最悲观的角度来看,这个数字被过分夸大了。
众所周知,2009年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发布的第一份报告称,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6.1%,但后来增长了0.3个百分点,达到6.4%。
贸易战加剧了制造困难。然而,中国经济正在放缓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处理得顺利还是被严重歪曲。
最新数据显示,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持续的。
外资的撤出和企业订单的减少都表明贸易战的阴影依然存在。
中国台湾经济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曾志超认为,贸易战可能使中国陷入通缩,加剧制造业的困境。
他告诉自由亚洲,外国公司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是中国的整体生产成本相对低廉。
现在关税提高了25%,价格优势消失,导致产业外流,通货紧缩很可能发生。
他表示,上月工厂价格下跌0.3%是一个警告信号。
通货紧缩意味着当市场上的货币减少而购买力增加时,人们更愿意存钱而不是投资或消费。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投资产量下降,失业率就会上升,最终导致经济衰退。
内需疲软。北京希望这种转变不会奏效,但艾伦·托尼森(AlanTonelson)认为贸易战只是原因之一。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下滑还有许多其他原因,比如内需疲软。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十年前开始转型,从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需导向型,目的是减少中国对世界的经济依赖。
但现在中国经济正在大幅下滑,这表明内需无法取代出口带来的经济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国内需求增长率为7%,但今年上半年降至5.5%。专家估计全年增长率可能低于5%。
中国经济知名专家尼古拉斯·迪(卓妮易彩更名为胆斯拉迪)认为,除了国内需求疲软之外,民营企业的挤压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放缓。
众所周知,私营企业受到了中国经济势头的挤压。不久前,由于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的退却,私营企业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大型国有银行不再向私营企业提供贷款,但也压制了为私营企业提供融资的影子银行。
没有资本和金钱,私营企业已经成为继母,并处于自我毁灭的状态。
这削弱了私营企业的竞争力,要么维持现状,要么宣布破产,要么被国有企业兼并。
然而,私营企业支撑着中国一半以上的经济。刘贺副总理明确指出,私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10月,他向媒体指出,私营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国内生产总值、70%的技术创新、80%的城市就业和90%的新就业和企业数量。
他说,没有私营企业的发展,整个经济就不会稳定发展。
尽管高级官员意识到限制私营企业发展的危险,但他们也敦促银行向他们提供更多贷款。
但目前,银行仍在旧政策下运作。
大家知道,官方报导,截止到2017年,中小微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去了中国就业岗位的80%。众所周知,官方报告称,到2017年,中小微型企业的就业岗位占中国就业岗位的80%。
然而,同年的数字显示,约有10%的私营企业因无法获得贷款而不得不宣布破产或被大企业兼并。
拉迪认为,这剥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来源。